首页|申报材料|中心概况|师资队伍|教学改革|仪器设备|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管理体制|交流合作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申报材料>>实施方案>>正文
政策措施
2013-03-03 09:22  

1.实施实验室状态评估,扎实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1)启动实验室状态评估。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特点和建设进程,通过对地矿类相关实验室规划建设、教学过程、仪器设备、队伍建设、安全水平等基本参数的分析研判,对实验室运行状态进行随机评估,及时预警,构建良性的实验室状态评估体系。

(2)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加强理念创新,打通理论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壁垒,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实验室工作,盘活地矿类实验教学中心人力资源,提升教师授课质量,完善实验考核方法与考核标准,科学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建立校院两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系统,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为龙头,紧密结合陕西经济发展,共建校外实践平台。

(1)大型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全面开放。重点以现有先进硬件资源为基础,统筹大型立体相似模拟(亚洲唯一)、岩石三轴MTS-AE测试(西北唯一)、煤火灾害预报与控制技术平台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资源,积极争取相关检验、检测和设计资质,面向社会全面开放,为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科研共享平台,服务陕西经济发展。

(2)继续联合涉煤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平台。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免费开放、优秀人才优先推荐等方法,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实验中心建设,协同陕煤化工集团、川煤集团等资源,继续推进教育部“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联合校外涉煤企业共同建设工程教育中心等实践平台,弥补校内基础实验和科研实验平台资源的不足,提升专业实践训练条件,适应煤炭产业发展。

3.采用教师招标、学生竞选的办法,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

(1)打通本科教学与科研实验壁垒。基于本科生项目式管理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和使用,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发挥科研实验资源的特色与优势。

(2)继续完善本科生科研项目机制。教师将科研项目通过实验中心招标,学生自行组成团队应标,学生与科研项目负责人、实验教师、博、硕士研究生进行科研交流和实验实践;积极开发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科研思维、引导学生创新的科研实践型、课外创新型实验项目,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研道德,提升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

(3)举办实验教学“胡杨讲堂”。邀请国内外学者或专家定期到实验室举办学术报告与讲座,提高学生参与率,促进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最新动态。促进教学科研互动,提高学生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

(4)建设理论实践并举的新体系。以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为抓手,以实验项目和实验基地为桥梁,强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技能的培养,构建“一体化、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富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4.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抓手,建设大学生煤矿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1)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龙头,以实验平台为依托,规范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管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大学生学习和研究水平。

(2)建设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煤矿科技园和创业孵化园。依托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煤矿科技园和创业孵化园,通过自设项目、企业项目和创意项目等方式,吸引低年级学生进入实验教学中心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和课外科技活动,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经费、教师队伍等保障机制,推动对外开放,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3)建设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和积累丰富的特色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现辅助教学、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实践校企协同培养的新模式。以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核心,扩大新疆、云南、贵州、重庆等矿区协同培养实践基地,积极筹划与地方中小型煤矿企业(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和横山县等70余处)协同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建立西部应用创新型采矿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实验教学体系,实现学校较宽基础理论、较强科研创新能力与企业专业实践应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5.启动煤矿主体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大楼建设,按照学科相近、功能互补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实验室资源整合,建设集教学组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1)建设煤矿主体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煤矿主体专业综合实验实训中心是我校落实“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规划总建筑面积26000㎡,其中3800㎡用于煤矿开采与煤矿安全综合实验实训中心、矿山地下工程综合实验中心等煤矿主体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为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发展奠定基础。

(2)进一步推动校内地矿类专业基础实验资源整合。按照学科关联、实验技术、仪器设备性质和环境设施相近原则,统筹燃烧爆炸和安全救护装备、安全、地质环境和地下工程、矿山工程测绘等本科实验资源,构建功能集约的综合性专业实验平台,适应煤炭产业链宽基础、强实践的需求。

(3)建设现代化矿井仿真模拟平台。建设地下模拟矿井、工作面三机配套装备、地下工程巷道及支护、矿井通风模拟巷道及监测监控系统、煤层自燃火区探测及胶体灭火装备系统等实验平台;建设采矿工程大采高综合机械化开采虚拟、仿真数字化实验平台与实验环境,为煤矿主体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教学资源,为西部煤炭行业大中(专)、职业院校提供培训服务,建成西部惟一的大型地矿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6.实施实验教学团队计划,吸引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参加实验室工作,建设业务精、能力强、水平高的实验室人才队伍。

(1)实施实验教学团队计划。按照“以专任教师建设为基础、专职实验教师建设为重要内容、兼职实验教师为必要补充”的原则,以“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引进高水平实验实践教师,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任带头人”的队伍建设方式,组建4-6个采矿工程实验教学团队,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2)继续实施青年实验教师导师制。依托矿业工程学科传统特色与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师学科、学缘结构,有计划分批次培养引进中青年教师、博、硕士研究生补充实验教学队伍,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学缘结构优化、梯队层次合理、创新素质优秀的实验教学队伍。

(3)加强校外兼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一批校外协同企业专家与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相对固定的兼职实验教学队伍,直接参与实验教学,补充工程实践领域师资力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7.通过多种方式,将胡杨精神融入到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能吃苦、能战斗的科学精神。

(1) 融“胡杨”精神于师资队伍之中。培养教师爱校、爱煤、爱学生、爱科学的精神。发挥团队的作用特别是发挥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使得优势地矿学科和学术方向能够有效的继承下去

(2) 融“胡杨”精神于实验过程之中。注重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培养。通过优秀校友和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努力营造献身煤炭的良好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煤炭、奉献基层的志向,提高学生服务煤炭行业的能力。

上一条:实施步骤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