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可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7月,北洋大学工学院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西北工学院矿冶系调整到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9月15日以西安交通大学采矿系、地质系及基础课部部分师资与设备为基础成立了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原煤炭系统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8年8月,学校划归陕西省,属“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院校。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分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现有17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矿山救援西安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4个陕西省“13115”工程研究中心,并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MBA培养中心和52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教职员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由一支由2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8人。全日制在校博、硕士研究生及本、专科生2万余人。
50年来,在教育部、原煤炭工业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几代西科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为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1500项,其中国家级60余项;获得各类成果奖1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0余项;获准专利近80项。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广大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是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
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和行业整体优势,培育壮大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在省内十个重点煤炭生产开发单位组建的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与省内三个大型煤化工企业重组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近几年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通过跨越式发展,壮大了规模,促进了产业升级,拓宽了产业范围,发展了循环经济,延长了产业链,经济规模跃上了新的台阶。目前,集团已拥有40多个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在册职工9.4万人。2009年煤炭产量突破7100万吨,煤化工产量约2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1亿元。2010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195位,并在2010中国企业效益200佳中位列142位。
“十一五”期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夯实资源接续和队伍建设两个基础,突出自主创新和安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产权多元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住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做大做强煤炭和煤化工两个主体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在煤电、煤层气开发、煤系资源利用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转变增长方式,构建运输物流、机械制造、建筑施工、金融产业服务体系,形成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型能源化工企业,造福员工,奉献社会。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力争使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选择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煤炭开采已经有50多年历史,所属矿井开采资源包括陕西境内陕北侏罗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等,煤炭资源条件多样,所涉及煤矿开采与安全技术问题全面、复杂,所属陕北矿区红柳林煤矿采用的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煤矿开采与安全技术及管理 力量雄厚,煤矿生产在经济、安全、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指标,为陕西和我国煤炭开采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煤炭开采企业中排第19位。
(2)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职业教育条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教育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铜川、澄合、韩城、黄陵等矿区建立的职业教育基地从教学设施、管理机构、教师配置等方面都比较完善,其中在黄陵和铜川建设的专用的矿井实践教学系统更适合于学生单兵训练,是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平台。
(3)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西安,所属矿井地处陕西境内,是我校人才培养和科研的主要合作者和技术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所在。基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我校这种十分亲密的地缘和人缘关系,我校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人才培养、职工教育、科研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一直有密切而深入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也取得了累累的合作成果。
另外,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具有距离近、交通方便、节省时间和费用等优点。
2 工作现状
2.1煤矿开采与安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煤矿是采矿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4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4周)以及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认识实习(2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4周)一直都是安排在煤矿进行。但在过去煤矿作为实习基地经常只是一种名分,由一纸空洞的协议确定,基本没有实质内容。近年来,针对实习困难,我们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2 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准备情况
我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订与相关问题研究专家组,进行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题讨论研究,通过调研和与企业协商,我校确定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合作建设企业,组建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同参与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开展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制订了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计划(见附件),确定了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的矿井,明确了基地建设基本任务、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
3 建设思路
根据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确定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首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重点建设。确定该中心主要为采矿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服务,按照这两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方案要求建设,中心名称为“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设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内,在所属矿井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矿井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分别建设。基地建设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模发展分期建设:初期按照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两个专业卓越工程师各1个班的培养规模,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按最少60人规模建设,按每个基地每次至少接待10人计算,共建设6个基地;今后将逐步扩大规模,达到每个基地每次接待30~60人规模,中心接待180~360人规模。按照利用矿井实际生产条件进行工程实践教育以保证实践教育的真实性、直接性和实用性,以及利用矿井废弃巷道和淘汰设备建立矿井专用实践教育系统以满足单兵训练、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分两种类型建设:一类是完全利用矿井实际生产条件进行工程实践教育的实践基地,另一类是既利用矿井实际生产条件、又利用在矿井建立的专用实践教育系统进行工程实践教育的实践基地。基地建设内容根据工程实践教学计划要求确定,重点建设的项目包括:(1)专用的实践教学系统建设,(2)食宿条件建设,(3)管理队伍建设,(4)管理制度建设。
另外,为了减轻企业压力和负担,保证基地正常使用,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实习人员的安全及在企业实习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责任问题;二是实践教学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问题。我们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对这两个问题已经有较充分的考虑,采用分散安排、跟班学习、专人负责的方式尽量减小企业的压力和负担。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安全负担,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还需要国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4 组织管理体系
为确保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建成后正常运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以下机构。
(1)成立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高仰才 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苏三庆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
成 员:闵 龙 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韩江水 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
杨更社 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
马宏伟 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
宋志刚 铜川矿务局局长
樊志斌 澄合矿务局局长局长
徐冉忠 韩城矿业公司总经理
宋老虎 黄陵矿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王 蓬 彬长矿业集团总经理
王忠义 神南矿业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设指挥中心和运行管理中心。
(2)成立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办公室
办公室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夏迎广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
副主任:樊建武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由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科技大学共同派人组成。办公室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过程中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科技大学的协调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成立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指挥中心
建设指挥中心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雷益民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财务部经理
副主任:王贵荣 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
成 员:刘高文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煤矿党委书记
刘长来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玉华煤矿总工程师
师永贵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象山煤矿副总经理
雷贵生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王村煤矿总经理
陈根马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大佛寺煤矿总经理
范京道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煤矿副总经理
张俭让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张恩强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建设指挥中心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工作,办公地点设在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指挥中心下设6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分别是玉华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王村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象山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黄陵一号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大佛寺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和红柳林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基地建设项目部设在对应的矿区,负责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
每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下设综合办公室、规划管理科、财务科和施工建设科。
综合办公室负责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部的综合事务,规划管理科负责基地的规划、设计和预算工作,财务科负责基地建设的经费管理和财务支出事物,施工建设科负责基地具体的施工建设任务管理。
(4)成立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管理中心
运行管理中心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王世斌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
副主任:王贵荣 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
成 员:石增武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煤矿董事长
刘启科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玉华煤矿总工程师
徐冉忠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象山煤矿总经理
雷贵生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王村煤矿总经理
严光劳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大佛寺煤矿总经理
张维新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煤矿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张俭让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郭长立 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
运行管理中心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成后日常运行的宏观管理工作。办公地点设在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管理中心下设6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分别是玉华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王村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相山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黄陵一号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大佛寺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和红柳林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基地管理部设在对应的矿区,负责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日常运行的具体管理工作。
每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管理部下设办公室、教育科和财务科。
办公室负责基地综合管理和实习的接待、食宿安排;教育科负责基地的教师管理、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学管理等工作;财务科负责基地的财务工作。
为规范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制订了以下管理制度:
(1)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3)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办法
(4)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建设项目部工作职责
(5)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建设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6)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项目建设人事管理办法
(7)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管理办法
(8)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职工工作条例
(9)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师工作条例
(10)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学管理制度
(11)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12)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实习实训考核办法
(13)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14)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型设备运行使用管理制度
5 实践条件建设
根据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两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初期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选择在玉华煤矿、王村煤矿、象山煤矿、黄陵一号煤矿、大佛寺煤矿、红柳林煤矿等6个矿井建设6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各基地实践条件按各矿井现有条件和具体教学要求分别建设。
5.1玉华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玉华煤矿位于焦坪矿区,距铜川市37 k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4Mt/a,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 m,煤层赋存平缓,地质构造简单,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极易自燃,自燃发火期3~6个月,最短28d。矿井采用斜风-立井混合开拓,采用综放开采。矿井具有完善的瓦斯和自燃灾害防治系统,其中瓦斯抽采系统、黄泥灌浆系统、注氮防灭火系统、喷洒阻化剂系统、束管检测系统先进,是矿井瓦斯和自燃灾害防治技术应用典型案例。
该矿井是进行综放开采技术、瓦斯抽放技术、瓦斯和煤炭自燃灾害防治技术等教学的理想场所。
矿井现有生产条件可进行采矿、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矿井开采系统、综采工艺、矿井通风、瓦斯和自燃灾害防治等工程实践教学。
作为工程实践基地,计划进行以下项目建设。
(1)专用的实践教学系统建设
利用该矿井1401工作面废弃的巷道和已经淘汰的综放设备(ZF7200-17-30型液压支架、MXG-700型采煤机组、可弯曲)建设综放工作面工艺系统,作为综放工作面采煤工艺技术、瓦斯和自燃灾害防治技术实践教学操作平台。
该系统建设方案见表1。
表1 玉华煤矿专用实践教学系统(综放工作面系统)建设方案
序号 |
建设内容 |
工作量 |
单价 |
金额/万元 |
备注 |
1 |
综放面设备维修 |
120工 |
140元/工 |
1.68 |
|
2 |
设备配件购置 |
|
|
15.0 |
|
3 |
切眼施工 |
100 m |
5200元/ m |
52.0 |
|
4 |
设备运输与安装 |
|
|
40.0 |
|
5 |
设备调试 |
50工 |
140元/工 |
0.7 |
|
6 |
管理费 |
|
|
10.9 |
按10%计算 |
7 |
合计 |
|
|
120.3 |
|
(2)食宿条件建设
该矿内部招待所可以为实习人员提供食宿,能够满足30人规模的实践教育要求。
(3)管理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组织管理体系,该矿总工程师主管教育中心工作,具体实施管理机构为教育科,负责教学计划制定和日常教学活动安排,监督并评估现场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效果;现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带领学生深入矿井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按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5.2 王村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王村煤矿地处澄城县,位于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矿井设计能力1.5Mt/a,采用立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矿井构造比较复杂,主采5号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矿井开采受奥陶纪石灰岩含水影响较大,其中9号煤层由于考虑开采安全问题至今未进行开采。矿井建立了完善的防治水系统,探放水设备先进,水文地质资料齐全。
矿井现有生产条件能够满足采矿、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矿井开采系统、通风、粉尘防治、水灾防治等工程实践教学要求。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按培养方案进行,需要进行以下项目建设。
(1)食宿条件建设
王村煤矿是一个老矿井,一直作为采矿专业的实习基地,具有良好的食宿条件,按目前教育规模可以满足实习食宿要求。
(2)管理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组织管理体系,该矿总经理主管教育中心工作,具体实施管理机构为教育科,负责教学计划制定和日常教学活动安排,监督并评估现场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效果;现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带领学生深入矿井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按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5.3 象山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象山矿地处韩城市,位于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5Mt/a。该矿可采煤层为3号、5号和11号煤层,其中3号煤为典型的“三软”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井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
该矿煤层瓦斯生成和赋存条件特殊,矿井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方面采取了先进的综合防治措施,除了进行瓦斯抽采利用,中国石油公司在该地区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另外,在“三软”煤层开采与巷道支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先进的“三软”煤层开采经验。该矿可作为防突和“三软”煤层开采技术教学的典型案例。
矿井现有生产条件能够实现采矿、矿井通风安全专业的矿井开采系统、通风、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粉尘防治、水灾防治等工程实践教学。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按培养方案进行,需要进行以下项目建设。
(1)食宿条件建设
象山煤矿现有职工食堂可以满足实习学生用餐要求,需要建设专用的实习人员宿舍。宿舍规模初期按每期接待至少10人考虑,后期按每期接待至少30人考虑。
住宿标准按5m2/人计算,初期建设面积为50 m2,后期建设面积至少为150 m2。
建设单价按2500元/m2计算,初期建设需要资金12.5万元,后期建设需要资金37.5万元。
(2)管理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组织管理体系,该矿总经理主管教育中心工作,具体实施管理机构为教育科,负责教学计划制定和日常教学活动安排,监督并评估现场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效果;现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带领学生深入矿井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按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5.4 黄陵一号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黄陵一号煤矿地处黄陵县,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设计生产能力5Mt/a,配套1座4 Mt/a选煤厂,矿井开拓方式为单水平平硐开拓,采用长壁综采。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平缓。矿井为高瓦斯矿井,井田地表径流多、水患较严重。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设地面固定和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进行瓦斯抽采,矿井防水体系健全,井下探放水设备齐全。矿井现有生产条件能够实现采矿、矿井通风安全专业的矿井开采系统、通风、粉尘防治、水灾防治等工程实践教学。
黄陵一号煤矿利用一盘区废弃巷道和淘汰的采掘、运输、机电设备,建成了西部一流矿井实践教学系统,专门用于职工培训。该系统由电气设备、瓦斯抽放设备、局部通风机、锚杆机、综掘机、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胶带运输机、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安全监测监控等9个部分组成,涵盖了采煤、掘进、开拓、机电、运输、通风、监测监控等30多个工种。此外,该矿还在井下制作了80余块橱窗,对企业文化建设、设备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要领、安全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集中宣传,让实习人员在培训学习的同时,接受优秀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
该专用系统可以作为工程实践教育单兵操作、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按培养方案进行,需要进行以下项目建设。
(1)食宿条件建设
根据黄陵一号煤矿现有条件,职工食堂可以满足实习学生用餐要求,但无法满足住宿要求,作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需要建设实习生专用宿舍。宿舍规模初期按每期接待至少10人考虑,后期按每期接待至少30人考虑。
住宿标准按5m2/人计算,初期建设面积为50 m2,后期建设面积至少为150 m2。
建设单价按2500元/m2计算,初期建设需要资金12.5万元,后期建设需要资金37.5万元。
(2)管理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组织管理体系,该矿总工程师主管教育中心工作,具体实施管理机构为教育科,负责教学计划制定和日常教学活动安排,监督并评估现场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效果;现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带领学生深入矿井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按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5.5 大佛寺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大佛寺煤矿为新建矿井,地处彬县,位于黄陇侏罗系煤田,主采煤层倾角8~15°,平均厚度6m,为易自燃煤层,属于低瓦斯矿井、存在高瓦斯涌出区。采用斜井开拓、综放开采。
该矿煤层透气性系数高,局部瓦斯含量高,在瓦斯抽采及利用方面为陕西煤化集团的样板矿井;矿井紧临泾河,水下采煤方法妥当,防水技术体系完备。
矿井现有生产条件可以进行采矿、通风安全专业的矿山开采系统、矿井通风、火灾防治、瓦斯灾害防治、粉尘防治、水灾防治等专业方向教学。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按培养方案进行,需要进行以下项目建设。
(1)食宿条件建设
根据大佛寺煤矿煤矿现有条件,职工食堂可以满足实习学生用餐要求,但无法满足住宿要求,作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需要建设实习生专用宿舍。宿舍规模初期按每期接待至少10人考虑,后期按每期接待至少30人考虑。
住宿标准按5m2/人计算,初期建设面积为50 m2,后期建设面积至少为150 m2。
建设单价按2500元/m2计算,初期建设需要资金12.5万元,后期建设需要资金37.5万元。
(2)管理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组织管理体系,该矿总经理主管教育中心工作,具体实施管理机构为教育科,负责教学计划制定和日常教学活动安排,监督并评估现场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效果;现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带领学生深入矿井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按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5.6 红柳林煤矿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红柳林煤矿是一个新建矿井,地处陕西神木县境内,开采陕北侏罗纪煤田,矿井设计能力12Mt/a。该矿井开采浅埋近水平煤层群(薄、中厚、厚煤层具全),属低瓦斯矿井,为不易自燃煤层,矿井开采条件简单,开采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先进,主要生产和安全指标国内领先。该矿存在较严重的涌水溃沙隐患,矿井装备了完善的地质探测设备和先进的数学地质分析软件。该矿是进行先进采煤技术教学的良好基地。
将红柳林煤矿作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主要是利用该矿井实际生产条件,教学先进的矿井开采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结合陕北矿区环境脆弱、开采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宣传绿色开采的理念和教学相关知识。
根据该矿现有条件,需要进行以下主要项目建设:
(1)食宿条件建设
根据红柳林煤矿现有条件,职工食堂可以满足实习学生用餐要求,但无法满足住宿要求,作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需要建设实习生专用宿舍。宿舍规模初期按每期接待至少10人考虑,后期按每期接待至少30人考虑。
住宿标准按5m2/人计算,初期建设面积为50 m2,后期建设面积至少为150 m2。
建设单价按2500元/m2计算,初期建设需要资金12.5万元,后期建设需要资金37.5万元。
(2)管理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组织管理体系,该煤矿董事长主管教育中心工作,具体实施管理机构为教育科,负责教学计划制定和日常教学活动安排,监督并评估现场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效果;现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带领学生深入矿井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按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6 师资队伍建设
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及安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锐意进取,绝大部分教师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
采矿工程专业现有指导教师14人;教授10人(博导7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50岁以上4人,40~49岁8人,30~39岁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9人,硕士3人,本科2人,具体见表2。
表2 采矿工程专业学校指导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历 |
所在单位 |
1 |
伍永平 |
男 |
48 |
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2 |
张恩强 |
男 |
53 |
教授 |
硕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3 |
余学义 |
男 |
55 |
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4 |
李龙清 |
男 |
53 |
教授 |
学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5 |
范公勤 |
男 |
52 |
副教授 |
学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6 |
索永录 |
男 |
48 |
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7 |
员东风 |
男 |
46 |
教授 |
硕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8 |
柴 敬 |
男 |
45 |
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9 |
黄庆享 |
男 |
45 |
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0 |
邓广哲 |
男 |
46 |
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1 |
来兴平 |
男 |
40 |
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2 |
马月潭 |
男 |
47 |
讲师 |
硕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3 |
肖 江 |
男 |
38 |
副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4 |
高晓旭 |
男 |
35 |
副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安全工程专业现有指导教师14人;教授、研究员10人(博导5人),副教授4人;50岁以上2人,40~49岁6人,30~39岁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3人,本科1人,具体见表3。
表3 安全工程专业学校指导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历 |
所在单位 |
1 |
常心坦 |
男 |
63 |
教 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2 |
李树刚 |
男 |
46 |
教 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3 |
田水承 |
男 |
45 |
教 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4 |
邓 军 |
男 |
39 |
教 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5 |
张俭让 |
男 |
46 |
教 授 |
硕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6 |
陈晓坤 |
男 |
48 |
教 授 |
硕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7 |
程文东 |
男 |
50 |
教 授 |
硕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8 |
文 虎 |
男 |
37 |
教 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9 |
蔡周全 |
男 |
46 |
研究员 |
学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0 |
魏引尚 |
男 |
40 |
副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1 |
张辛亥 |
男 |
38 |
教 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2 |
许满贵 |
男 |
38 |
副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3 |
罗振敏 |
女 |
33 |
副教授 |
博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14 |
金永飞 |
男 |
33 |
副教授 |
硕士 |
西安科技大学 |
企业教师方面,早在2002年,我校便开展了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校内和校外各指派一名教师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其中校外专家主要指导现场实践,校内教师指导理论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校内学习模式,也为采矿及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有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24人,均为正高级教或授级高工,具体见表4。
表4 校外指导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基地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历 |
教学职务 |
所在单位 |
1 |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闵 龙 |
男 |
教授级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副总经理 |
2 |
李文革 |
男 |
教授级高工 |
硕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安监局长 |
3 |
任克农 |
男 |
教授级高工 |
硕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副总经理 |
4 |
红柳林煤矿基地 |
刘高文 |
男 |
教授级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煤矿 |
5 |
石增武 |
男 |
教授级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煤矿 |
6 |
张军武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煤矿 |
7 |
张森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煤矿 |
8 |
玉华煤矿基地 |
黄河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煤业公司 |
9 |
刘启科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煤业公司 |
10 |
刘长来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玉华煤矿 |
11 |
刘新华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玉华煤矿 |
12 |
张森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玉华煤矿 |
13 |
象山煤矿基地 |
徐冉忠 |
男 |
教授级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韩城矿务局 |
14 |
师永贵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韩城矿务局 |
15 |
李建民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象山矿 |
16 |
张绪周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象山矿 |
17 |
张小平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象山矿 |
18 |
王村煤矿基地 |
雷贵生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澄合矿务局 |
19 |
袁小祥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澄合矿务局 |
20 |
张玉民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王村矿 |
21 |
赵水生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王村矿 |
22 |
赵武强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王村矿 |
序号 |
基地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历 |
教学职务 |
所在单位 |
23 |
大佛寺煤矿基地 |
严光劳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彬长公同 |
24 |
袁得胜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彬长公同 |
25 |
王鹏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彬长公同 |
26 |
陈根马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大佛寺矿 |
27 |
邢丰收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大佛寺矿 |
28 |
傅田田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大佛寺矿 |
29 |
黄陵一号井基地 |
宋老虎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 |
30 |
范京道 |
男 |
教授级高工 |
学士 |
主管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 |
31 |
王锁柱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一号井 |
32 |
张维新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一号井 |
33 |
杨宗义 |
男 |
高工 |
学士 |
主讲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一号井 |
7 经费保障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能否顺利实施,经费保障是关键。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经费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同提供,其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司职工教育培训费,西安科技大学的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陕西省和学校的专业建设拨款和实践教学经费。表5是近几年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所获得的教改经费。
表5 近年来教改项目经费表
项目名称 |
经费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采矿工程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 |
20万/年 |
教育部 |
2008~2012 |
陕西省地矿类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 |
5万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1~2003 |
安全、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 |
3万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7~2008 |
项目名称 |
经费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采矿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
4万 |
教育部 |
2002~2005 |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
4万 |
教育部 |
2002~2005 |
采矿工程专业规范制定 |
4万 |
教育部 |
2007~2010 |
《开采损害学》陕西省精品课程建设 |
3万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6~2009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教材建设 |
2万 |
教育部 |
2001~2003 |
采矿工程实验室,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3万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9 |
采矿工程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
5万 |
陕西省教育厅 |
2004 |
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要利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已有的生产设备、废弃的部分设备、场地等条件,这些条件不纳入投资预算,仅考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建和扩建,以及接待学生的食宿条件建设投资,并按照每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初期接待能力至少10人、后期接待能力至少30人的建设规模进行投资预算,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投资预算见表6:
表6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投资预算
接待学生规模(人) |
10 |
30 |
60 |
预算金额(万元) |
170.3 |
232.8 |
345.3 |
注:不含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已有的设备、场地投入等费用
考虑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成以后,既可以用于西安科技大学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学用途,也可以用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煤矿职工岗前培训、在职教育培训等用途,同时考虑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利用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已有的部分设备、场地等硬件条件,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经费分担方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分担40%,西安科技大学分担60%。
7.4 经费使用管理
为保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在资金的使用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制度,实行预算、决算制度,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科技大学的财务制度规定要求。